之前就已经看不下去,招了淑妃来解了个闷,回过头来盯着成堆的奏折,还是看不下去
。
冯承恩已经磨好了一汪朱砂墨,忍不住看了眼笔架上搁着的御笔,笑道:“皇上,德妃娘娘熬了一盅豹筋汤,是不是要呈上来?”
这种骨啊筋啊的东西,皇上已经喝下了一坛子,早就喝腻了,这会儿就烦了道:“叫搁着吧。”
冯承恩是得过德妃托付的,小心翼翼的再开口道:“今儿是德妃娘娘亲自送来的,人还在偏殿候着,皇上是……还有淑妃娘娘说的都粱香……”
话说一半含一半,意思皇上都听懂了,皇上拿起这封奏折做个样子道:“让德妃先回吧……淑妃说的事,既然皇后已经知道了,先看皇后的处置。要真查出点什么,再叫老六去谢谢老七;要是没查出点什么,襄王妃不是成了危言耸听了。”
冯承恩点个头,慢慢的道:“那老奴这就请德妃娘娘回去了。”
皇上还在琢磨这件事,想一想,危言耸听一词好像过了。自己的孙子,那是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的,又说道:“襄王妃,这个人还是正派的,李家教出来的嘛,行事倒有几分李泰的脾气,一板一眼。”
这话冯承恩就没应了,听了也当没有听见,倒退着出去了。
皇上一直拿着那份奏折,半刻钟过去了,也没有看完,而且看到三分二也没看明白,摔奏折发起了脾气道:“通篇的废话,连件事都说不清楚。”
奏折重重的拍在御案上,把旁边的御笔震了出去,笔头一滚,又沾污另外一本奏折。
烦的时候连一只笔都来捣乱,皇上怒得一挥手,右手一动先一阵疼,只能左手抓起那只笔就摔在地上。
冯承恩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的回来了,随侍在左右,这个事情就弯腰捡起御笔,投到龙泉釉洗笔中,笑道:“皇上先歇歇?要老奴说,内阁那帮老头子是太不省事了,三催四催的,也没有把皇上的安康放在心上。要是把皇上累坏了,他们也兜不起。”
冯承恩是司礼监掌印太监,论私心,他是想让皇上一直压着这些奏折,然后内阁的人一直催,皇上没有这个精力,一时厌烦极了,这些奏折就交给他了。
冯承恩也不是没有代皇上行使过批红的权利,他批了一些,外头的人,都恭恭敬敬的称呼他‘内相’。
“你个老奴婢!”皇上心里清楚冯承恩的心思,只是他也没有三头六臂,一个人不足以和内阁一班人斗心眼,才常常借了宦官的手,不过底下没根的人,也不能太过纵容他们,所以皇上靠着锦垫闭上了眼睛,道:“老六和老七现在在哪里?”
冯承恩一凛,道:“都在外头候着呢。”
皇上是那种性子,我可以不见你,你必须要见我。所以儿子也好,后妃也好,大臣也好,得排出长队来等着他召见,即使他一天,甚至是几天都不传召,也得等着。
皇上依然闭着眼睛,做出让人琢磨不透的样子,道:“叫老六回去,媳妇怀了身子,他也该多陪陪媳妇了。让老七进来。”
冯承恩略微有点失望,不过要出头的心思也缩了回去,恭恭敬敬的请赵彦恒进来。
为君父分忧,赵彦恒入内就是给皇上读走站的,一张小桌案看在御案的旁边,赵彦恒看了一本奏章,三言两语的,大致和皇上总结一下这件事,其实内阁已经对各方的奏折做出了批注,写了一二三等好几条建议,皇上这里是最后一关,就看皇上怎么选了。
这样的政务太习惯了,好多事都在模棱两可之间,皇上闭着已经随便选。
一本一本的看下来,赵彦恒看到了京兆府尹的奏折,说的是李月招陈介琪入赘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