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彦恒和李斐成婚,按照一般家庭的关系,皇上和李月成了亲家,连在一起可以算是家事,帝王的家事,京兆府尹可不敢评断这份赘婚文书,所以慎重的写了一份奏折递上来。这份奏折一层一层的递上去,最后在御案上压了好多天,难怪一点儿没有动静了。
赵彦恒一目十行的把京兆府尹写的奏折,及内阁的票拟,各部堂官们的复议全部看了一遍,浅笑道:“这一本是京兆府尹呈上来的,我的岳母李氏欲招翊卫校尉陈介琪做赘婿,请圣上裁夺。”
别管奏折写了多少字,赵彦恒都是用一两句话简明扼要的把奏折的内容概述出来,然后提一提群臣对这件事情的看法:“赞同反对的,一半一半。赞同者说当初宣国公和李氏乃和离,一别两宽各生欢喜,本就不干涉再次婚嫁;反对之中反对激烈的,骂李氏是淫|欲之妇,还把儿臣的面子都绕上了,说儿臣有这样的岳母,真是有碍尊容。”
周围的人无意提及,皇上又拖延怠工,导致了皇上现在才知道这件事。听得快要昏昏欲睡的老皇上振了振精神,道:“李氏?”
李是大姓,姓李的人很多,皇上的后宫就有好几位李姓的嫔妃,宗室贵戚之中也不乏李姓的妇人。女人在男人的意识里,只有一个姓氏而已,得知道她的父亲是谁,丈夫是谁,儿子是谁,才能对这个女人有点印象。不过李月是特别的,经过了小二十年了,皇上的脑海里还有这个人的印象,她貌美性韧,一双眼睛顾盼神飞,一张轻弓,百步之内例无虚发。
这是皇上对李月本人的印象,已经过了那么多年,可见当年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。
皇上像一个怀旧的老人,或者说像一个关系有些浅薄的长辈,道:“她和朱钦和离那么多年了也没有二嫁,现在是怎么了,一个翊卫校尉,还能和宣国公比肩了?”
以李月那种高傲的性情,等闲的男人可配不上她
。这一点连皇上都是这么认为的。
赵彦恒谨慎的观察了皇上的反应,道:“我想,宣国公是不可能当赘婿的,翊卫校尉陈介琪可以。这是两人能放在一起比较而宣国公又比不过人家的理由。”
“哦……”
皇上把余音拉得老长。皇上在这方面的认知是很传统的,好男不入赘,能放弃一生功名而入赘的男人,大部分都是软骨头。而皇上待朱钦之心,于君臣来说,朱钦是天子近臣,心腹之臣,就算朱钦现在守着母孝,皇上也多次传召过朱钦垂问军事;就君臣之下的私心来说,皇上五十六,朱钦三十五,这个年龄差刚刚好隔了一辈,再加上朱钦从七八岁开始,就由昭贵妃带着出现在皇上的视线中,朱钦从少年开始,就侍奉君王,其情状不能说情同父子,也和长辈与晚辈差不多了。
“陈介琪出自安南陈氏王族……”
赵彦恒把陈介琪二十七年的履历,真假参半的说了说。安南陈氏王族,这个出身听起来响亮,一个王族繁殖的有多快,还是被朝廷打压过的,落魄的王族后裔根本维持不了王族体面的生活,得像庶民一样努力的维持生计,所以落草为寇的,也不稀奇。
“……这人身手了得,御下有些手段,行事有些匪气。”赵彦恒稍微点一点陈介琪自身的优点。皇上听完了,还直截了当的道:“陈介琪其人,外貌比之朱钦如何?”
这话问的,赵彦恒笑了笑,道:“李氏已经不看重男人的功名和出身,总有一样是姣好的。陈介琪比宣国公小了八岁,要说模样,也是个漂亮的。”
用漂亮来形容男人,是有些轻慢之态了。不过挑赘婿,和挑媳妇是一样的,说是往贞静娴熟里挑,能找个漂亮的,谁不想要个漂亮的,女子也爱俏的,尤其自身是个美貌的,多半喜欢俊俏的。
皇上大致把这些人事理清楚了,看向赵彦恒道:“你是个什么意思?”
赵彦恒倨慢道:“一个赘婿,也没资格做本王的岳父!”
“狭促!”
陈介琪要是不和李月成婚,和赵彦恒一点关系都没有;陈介琪要是以赘婿的身份和李月成婚,可得不到赵彦恒的认可,还是休想在赵彦恒面前沾到便宜。皇上靠到了大迎枕上,没有准,也没说不准,道:“看下一本奏折吧。”
赵彦恒这个时候,才小心翼翼的把李月早写好的书信呈上去,笑道:“这信五月十二日就交在我的手里,我一直收着,就等着父皇垂问的时候拿出来,陈介琪不算什么。李氏,总是我的岳母吧,请父皇也看一看她的说辞。”
给皇上写书信要有怎样的身份和勇气?李月的勇气是气吞如虎,身份嘛,要不是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嫁给了襄王,李月二嫁还是招婿也没有那么大的麻烦,所以李月是理所应当的借了赵彦恒的手。
书信的封泥还完好无损的,皇上把信接了过去,当即撕开。
赵彦恒退回到自己的小桌案的,拿起另外一本奏折看起来,只是眼睛时不时的瞄一下皇上看书信的反应。
李月曾对女儿说过,在娘家时,她曾替父亲代写过奏折,在夫家时,她也替丈夫代写过奏折,李月的字,一个个法度严谨,横平竖直,规矩方圆,字是很好的字。李斐不解其中深意,现在皇上再次见到李月的字迹,就知道李月所言何意了。
李月,她有男人一样的野心,手掌权利的野心。
不过当朝不让女人科举,不让女人为官,那么,那些有野心的女人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