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耽美 > 虐心耽美 > 抗日坦克兵 > 第173章

第173章

鸡宁大捷之后,城内和周围的小镇,以及农村全部连成一片,成为一个犄角之势可以相互呼应,一旦敌人来袭,退可守进可攻,还能派遣小部队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,给他们制造麻烦,不必同敌人死磕。

同时,兵工厂设备可以搬到城外,分散到农村和山林中进行生产。

但是,因为在自己的身后还有依兰,宝清和勃利三个县城,必须要拿下,一方面解除后顾之忧,另一方面多了根据地可以招兵买马。

看着李斌在沙盘上比划着,肖柏心中暗暗自叹不如,他心想:假如鸡宁保卫战是李斌指挥的话,也不至于遭到如此重大的损失。

对于人员损失,李斌倒是没说什么,他很清楚,经过战火考验活下来的那些战士,每个人都已经成长为真正优秀的战士!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对那些新兵进行练兵,只能通过战火考验他们。

接下来攻打三县,首先打的是勃利县,这是距离鸡宁最近的一个北方县城,因为该县的位置远不如鸡宁重要,所以守敌并不多。

因为哈尔滨机场和长春机场的威胁并未解除,所以李斌把攻击战选择在晚上进行。

李斌亲自驾驶一辆**式坦克,并由三名战士分别充当炮手机枪手和装填手。另外一辆**式坦克是由一名原东北军坦克兵担任驾驶员,也是安排了四个人一辆车。洪彪则驾驶那辆九一式装甲车。

担任攻城任务的步兵,自然是由洪彪的第一旅第一营和第二营来担任攻击任务。

刘汉山派出一个炮兵连,携带着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和几门迫击炮配合李斌。此外,还有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和十六挺歪把子轻机枪配合攻城。

因为执行进攻任务的部队不多,因此即使是敌人来攻打鸡宁,李斌也不用害怕。

当然,这段时间内,高宏涛和那些机械厂以及兵工厂的工人也没有闲下来,他们带着工具和武器,来到永安乡的树林中,按照李斌的要求,对那辆零五式坦克进行改装。

天黑下来之后,这支规模不大,但是火力强大的部队就出发。仅仅用了五个小时,队伍就抵达勃利县城外。

队伍在城外架起105榴弹炮和迫击炮,架起机枪,坦克和装甲车摆开攻击的姿态。

随后一名战士架起大喇叭向城内喊叫:“城内的日伪军听好了!我们是来自鸡宁的义勇军部队!你们如果不想死的话,就老老实实的放下武器出来投降!给你们十分钟考虑的时间!时间到再不投降我们就开炮攻城了!”

城内的伪军听说是来自鸡宁的部队,早就吓得屁滚尿流,他们蠢蠢欲动,准备出城投降。然而,日军指挥官小林少尉却执意坚守:“八嘎!不许出城投降!给我坚守住!我们大日本帝国皇军很快就会来的!”

十分钟时间到,城内还是没有打出白旗,于是李斌下了攻城的命令。

105榴弹炮首先发话,只一炮就把城门轰开,城楼也被轰掉一大块,站在城楼上的几名伪军士兵在爆炸声中飞上天空。

接着,迫击炮一通猛轰,炮弹准确的落在城墙上炸开,那些伪军士兵接二连三被炸得腾空而起,有的直接就被弹片撕成碎片。

轰了几炮之后,两辆**式坦克和一辆九一式装甲车向破开的城门冲去,后面的步兵战士紧跟着坦克装甲车向城内冲去。

鬼子机枪手在城墙上架起歪把子轻机枪,向进攻的部队开火射击。但是那几个机枪火力点刚刚暴露,马上就被两辆**式坦克相继摧毁。

坦克抵近城墙,用车上的57毫米炮对准那些碉堡和火力点一阵猛轰,火光熊熊,爆炸声连连,只几分钟时间,那些火力点就一座接一座飞上天空。

坦克装甲车冲入城内,李斌坦克上的炮手只一炮,就把布设在大街中央那个用沙袋构筑的简易工事炸飞上天空,工事内的四名伪军士兵全部毙命。

大街两边的伪保安队和伪警备队在鬼子枪口威逼之下纷纷冲出来,向坦克和装甲车发起飞蛾扑火那样的自杀性冲击。

两辆坦克上一共有四挺重机枪,加上九一式装甲车上的三挺重机枪,共计七挺重机枪向那些冲过来的伪军猛烈射击。

战车机枪发出疯狂的咆哮声,密集的子弹就像割草机那样把冲出来的伪军成片成片撂倒在街头。

活着的伪军哪里见过这种架势,纷纷扭头就跑。

鬼子指挥官小林少尉拔出指挥刀一连砍下两名逃跑伪军军官的脑袋,还是不能遏制住伪军逃跑的步伐。

“杀嘎嘎!敢死队攻击!”小林少尉拔出指挥刀向前一指。

身上捆满炸药包的鬼子“敢死队员”向坦克装甲车猛扑过去,却被密集的机枪子弹把他们接二连三打成了筛子。

即使有“敢死队员”扑到距离坦克不足三十米的地方,也被跟随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开枪击毙,没有一名“敢死队员”能够冲得上来的。

坦克装甲车咆哮着向小林少尉的鬼子那边冲过去,坦克炮和机枪子弹疯狂扫射,把一个又一个鬼子不是炸飞上天空就是打成马蜂窝。

眼看着身边的“帝国勇士”们一个个倒下,丧失了理智的小林少尉拔出指挥刀扑向一辆猛冲过来的**式坦克。

“当”一刀砍在坦克上喷溅出四溅的火星。小林少尉还没有来得及收回指挥刀,坦克已经一个原地转向,把他撞倒在地上。根本没有给小林少尉从地上爬起来的机会,坦克履带就从他罪恶肮脏的


状态提示:第173章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