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三国演义》讲述的这个故事,我们可以对陈宫这个人物最少可以提出以下三点质疑。
其一、中牟县令陈宫与陈留县令陈宫不是一个人,因为他们之间没有来龙去脉。中牟县令陈宫只有来龙,没有去脉。中牟县令陈宫放了曹操,跟随曹操,后来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而离开了曹操。离开曹操后,到哪里去了呢?不知道。如果说,陈留县令陈宫就是中牟县令陈宫,来龙不清楚。这个陈宫是怎么离开曹操后又到了陈留县的呢?而且做了陈留县的县令。这有点不太靠谱,因为中牟县令是跟随通缉犯曹操一起逃亡的,这样一个擅自离开工作岗位,跟随通缉犯逃亡的人,怎么可能又不声不响地做起了县令了呢?
其二、即使这个陈留县令就是那个中牟县令陈宫。而根据《三国演义》交代,这个县令之所以不愿意跟曹操在一起,是因为曹操一错再错的杀害了吕伯奢一家,而且说了那句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的狠话。根据《三国志.武帝纪》裴松之注《世语》交代,陈留县令陈宫是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人物,才和万潜等主张迎曹操为兖州太守的,如果这两人是同一个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其三、根据《三国志.武帝纪》记载,曹操从京城出逃后,经过中牟,被亭长所疑,抓住去县里,县里有人暗地里认出了曹操,并替曹操求情,放了曹操。而这个认出曹操并替曹操求情的人肯定不是是县令,如果是县令的话,就不需要“替曹操求情”,因为县令可自作主张。由此,我们可以断定,肯定不是县令陈宫。
综上所述,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见证人陈宫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物,由此可以推测出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这件事值得怀疑。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,那么,曹操杀人后说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这句话的真实性更值得怀疑。
二、天下英雄负曹操的较多。
我们仅凭曹操一句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这句话便推测曹操干了很多对不起天下人的歹毒之事,其实没有道理,殊不知天下人负曹操的也不少。如陈宫、张邈、张绣、刘备等人都有负曹操。
下面,我们讲讲陈宫、张邈等二人辜负曹操的故事。
先说陈宫吧!以《三国演义》内容为依据,陈宫见曹操杀害了吕伯奢一家,便离开了曹操。后来,曹操任兖州牧,陈宫也在曹操主管的兖州下属县陈留做官,后来趁曹操出兵徐州、兖州空虚之际,迎接吕布占领了兖州。又后来,陈宫在下邳被曹操活捉,曹操想劝说陈宫投降,重新为自己效劳。陈宫执意不从。《三国演义》中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,操曰,“‘今日之事当如何?’宫大声曰,‘今日有死而已。’操曰,‘公如是,奈公之老母妻子何?’宫曰,‘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也,不害人之亲,施仁政于天下者,不绝人之祀,老母妻子之存亡,亦在于明公耳。吾身既被擒,请即就戮,并无挂念。’操有留念之意,宫径步下楼,左右牵之不住。操起身泣而送之。”后来,曹操为陈宫老母养老送终,并为之养儿育女,由此可以看出,曹操并不是一个歹毒,薄情寡义之人。
再说张邈!张邈这人早期与曹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,他们共同起兵讨伐董卓。后来联盟解体,袁绍想乘机剿灭张邈,是曹操制止了袁绍。曹操指责袁绍说,孟卓是我们的亲密战友,即使有过错也应该宽容他。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下来,我们不应该自相残杀。张邈听到这件事后,“益德太祖”,更加感激太祖。这是其一。还有其二,曹操征伐徐州的时候,告诉家里人,我如果不能活着回来,你们就去投靠孟卓。后来回来见到张邈,两人相对而哭。他们的关系密切到这种程度。以上两件事《三国志.张邈传》都有记载,从这些事件中,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待朋友忠诚。就是这样一位被曹操视为肝胆相照的患难兄弟,最后却背叛了曹操。
陈宫原本是曹操的部下,“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”。太祖当初让陈宫带兵留守在东郡,陈宫这位部下不但没有履行戍卫东郡的职责,反而背叛曹操,而且鼓动张邈一同反叛曹操。对这么一位反叛的部下,当下邳之战被曹操活捉时,曹操还有心说服其投降,只是陈宫誓死不降,曹操最后才处死了陈宫。处死陈宫后,曹操依然善待其家人。这不是曹操负天下人,而是陈宫负曹操。
张邈被曹操视为能将家人生死相托的朋友,就是这样一位朋友也负曹操投靠了吕布。由此提醒我们,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这句话的意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。
手机阅读:http://m.66book.cc/70854/5.html
发表书评:http://www.66book.cc/70854/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你可以在顶部"加入书签"记录本次(第四节:何来“宁教我负天下人?”)的阅读记录,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!请向你的朋友(QQ、博客、微信等方式)推荐本书,不言语谢谢您的支持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