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娲的这一席话对秦川是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秦川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所以默默感受玉简中的信息,果不其然在意识海的小岛中出现了一座书山。这些书是女娲传授的玉简所化,秦川想在小岛上修建一个图书馆,里面全放上这些书。
其实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意识海内,几乎都是无所不能的。只要不与外界现实密切相连,所思所想几乎都可以,在意识海中虚拟出来。玉简中的内容本身并不是书,但在秦川的潜意识作用下就变成了书。秦川想要在小岛上修建一个图书馆,小岛上立即出现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馆。
当然秦川对这些事情是不了解的,他想用手去拿那些书。却发现那些书根本不需要他用手去拿,他只需有这个想法就自然而然的可以做到。那些书飞到秦川的手中,刚刚与他的手想接触,就立刻化作一股淡淡的气流,与秦川那庞大的人形气团融为一体。在秦川吸收了那股气流之后,他的脑海中就自动出现了神通法门。因为秦川的习惯,让他获得这些修炼法门的过程,增加了一个步骤。
秦川了解了女娲留给他的那些宝贵法诀和修行知识,便出了那金葫芦的小世界。女娲停下赶往紫霄宫的步伐,想要为秦川送行。
“你本来就没有必要为我做那么多事,来到这个世界上,以及能在这个世界上遇到你,都是我秦川人生上最大的机遇。你不必再为我送行,你的恩情实在是无以为报。如今我秦川实力低微,对这洪荒世界一窍不通。如果日后真能练出一身本事来,势必来报您的恩情。”
女娲不是拖泥带水之人,见秦川已经决定离去,并且不需要她送行,她也就没有去。况且秦川今日离去,或许他日归来时,已经成就了一番功绩。女娲继续赶路,在她成圣之路上不停地飞奔追逐。秦川自此与女娲分道扬镳,前往他的未知命运。
本打算四处游历的秦川,还没有走多远,就看到了一个标志性的山川。与女娲一同前往昆仑山时,由于时间紧迫,根本来不及欣赏那里的秀美风光。不过来到这座高山面前,顿时弥补了秦川的遗憾。
秦川很爱旅游,喜欢沿途的风景和遇到的风土人情。不过在前往这座山的途中,一路上全都是荒无人烟,人情和风俗也就看不到了。但是山水之景绝对可以弥补所有的缺憾,因为她太壮观太美。根据女娲给他的玉简中的信息,此地应当为福地洞天北邙山。秦川曾经游历过泰山,当然是在二十一世纪游历的。现在在这洪荒时代也有幸目睹一下山川大泽的风采,不过这里的北邙山更加雄伟更加壮观。
李白曾有诗云:
四月上泰山,石平御道开。六龙过万壑,涧谷随萦回。
马迹绕碧峰,于今满青苔。飞流洒绝巘,水急松声哀。
北眺崿嶂奇,倾崖向东摧。洞门闭石扇,地底兴去雷。
登高望蓬瀛,想象金银台。天门一长啸,万里清风来。
然而泰山之雄伟,慑人心魄,令人为之感叹!便是这李太白,也无法由一首诗说尽泰山壮观之景象。
泰山巍峨陡峻,气势磅礴,被尊为五岳之首,天下第一山。孔子曾有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之叹,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豪言壮语。
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秦川学来的,不过用它们来描写洪荒时代的北邙山,显得非常不合适。洪荒时代方见世之奇伟瑰怪,北邙山竟高达万丈。不知云层之上的北邙山究竟是何种景象,这些却是女娲没有讲述的。
女娲留下的玉简中,只是粗略的讲述了洪荒世界的一些特点,至于细节方面,仍然有很多欠缺之处。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缺陷,让秦川对这个巍峨的高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秦川来北邙山的目的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好好吸收女娲留下的玉简中记载的修炼方法,二是好好欣赏这里的山川大泽,为今后的游历打下点基础。
秦川尚未学会神行遁术,一步一个脚印的攀上泰山是秦川唯一的方法。秦川对此感到极其不满,不过还没有时间学习那些神通法门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。唯独让秦川感到欣慰的是,他还是修成了天赋神通。既然是自己觉醒的天赋神通,那一定要为它取个好名字。既然是在渡劫之时觉醒的神通,那边叫它天劫手。不过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不够威风,但是秦川现在只是洪荒世界的无名小卒。在这洪荒世界里根本是朝不虑夕,会不会被偶尔出没的神兽吃掉了都不知道。
根据女娲留下的玉简中描述,这里是龙、凤、麒麟三族掌控的洪荒世界。他们一个个自诞生之初,便夺天地之造化,一身法力通天,更有天赋神通。在漫长的洪荒岁月演变出统领鳞甲、执掌海洋的龙族;统领飞禽、执掌天空的凤族;统领走兽、执掌大地的麒麟族。洪荒世界由三族共同统治的时代来临。
秦川知道这些神奇的物种都是从神话故事中了解到的,现在也许真有机会一睹真容。不过秦川并不希望遇到这些强大无比地生物,因为这些家伙,也许一不小心就把他这只小蚂蚁踩死了。因此如果发现他们,秦川决定能走多远走多远。
步入这雄伟至极的北邙山,秦川再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。人本身就是一种偏于自大的生物,他们往往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。每每发出这种渺小的感叹,都需要有极其宏大的事物与之对比。这不,一块高耸入云的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