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耽美 > 虐心耽美 > 星海蜉蝣 > 第二十九章 蜥蜴人的不断改变!

“蜥蜴人第一次表现出这样的特性,是在新历113年后的几年间。”龙炎整理着资料。

那时,出现在荒星地表的蜥蜴人被人类远程观测设备发现,并在同年登陆冰蓝星造成人类历史上的十年血色时代。

与现在蜥蜴人庞大的飞行舰队不同。

那时蜥蜴人主要的兵种都为地面部队,它们只对杀死人类、破坏人类的一切造物感兴趣,只要冰蓝星那些巨大的古生物没有干扰到它们,它们就无动于衷。

“影像资料显示它们的舰船只做运输用,别说搭载武器,甚至连能量护盾都没有配备!”

不光如此,凭借着神光检索出的影像,龙炎可以清晰地感觉出,甚至当时蜥蜴人配置的能量武器也是弱的可怜。

当时的蜥蜴人士兵也只空有一身蛮力,凶悍、不惧死亡却又精明的特性,与人类精英士兵对战时,却时常因为经验不足而非常狼狈。

“但是,人类整体的作战信念却薄弱到可怜的地步!几乎就是一触即溃。”

“也难怪上一次,许武对此情绪无比激动……”

蜥蜴人地面部队装备的能量甲随着人类的战斗,变得越来越厚,能量枪的射速,威力也是越来越大,与人类的战斗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。

一句话,蜥蜴人在以看似不起眼,但实际很快的速度不断进步着!

期间,人类虽然通过发展出空中力量阻拦蜥蜴人地面部队。

这也就造成了蜥蜴人的地面部队虽然数量极多,但在战争中的实威胁也越来越低,但很快蜥蜴人的运输舰船也搭载了武器,拥有了能量护盾,甚至是新型舰船接二连三的出现!

所以人类在整体上是不断溃败,十几亿人就这样死去。

“但是,这种变化也就出现在最开始的几个月中,短到几乎没有人注意。”

“但却因为混乱的时代,被幸存的人类所忽视。”

“但这样的忽视,也为新历126年,许武领导下人类的一次巨大的战略失败埋下了伏笔。”

———

“第二次出现这样的明显特性,是在126年。”

在这前一年,也就是新历125年。已经苏醒了四年之久的许武,初步掌握了人类的军事方面大权。

他当时便颇为大胆的用人类剩余的大部分作战机器人军团为诱饵,诱使蜥蜴人的近乎九成的兵力进入埋伏圈中,引爆了一枚当量为7亿万吨的核弹“复仇”,这是曾经在地球引爆过最大核弹“沙皇”当量的12倍。

也幸亏当时的人类,在开拓一代就掌握着大规模空气净化技术,以及后续开发了核尘埃大规模收集技术,才没有对冰蓝星造成持续的影响。

“不得不说他的战术很成功,也就是这件事,让许武彻底掌控着军事大权。”龙炎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,不禁赞叹道。

靠近核弹爆炸中心范围的大批军队,是在惊人的热量中直接被汽化蒸发。

“但是有十几艘恰巧在最外围的舰船,是被在光电强辐射作用下,设备失灵从高空坠毁。”

“这十几艘舰船,最为关键!”

查阅了事后打扫战场时存储的影像,龙炎大致推理还原了离爆炸中心极远处蜥蜴人死亡的详细过程:

核爆产生强电磁辐射,先是撕裂原有的能量护盾,接着进入舰船内部,致使设备失灵。

但在同时!

强电磁辐射也损毁了蜥蜴人能量甲,失去保护的蜥蜴人在高空中,就被同时到来的强光辐射瞬间杀死。以至于清扫出的遗体,虽然摔得血肉模糊,但面部依稀可以判断出没有任何狰狞表情。

“也就是说,当时的蜥蜴人舰船并没有任何能力防御核爆带来的辐射伤害。”

“但是一年后,这种情况便立刻改变了!”

蜥蜴人第二批舰队出现在荒星表面。

当它们大部队来到了靠近冰蓝星的太空层时。

准备多时的人类,在许武的命令下引爆了埋伏在那儿,最被报以希望的超大当量核弹“咆哮”!

“咆哮”的当量虽然稍逊于“复仇”。

但是随后的时间里,人类在完全苏醒的神光协助下,进一步优化了其制造结构,使得威力理论上远大于“复仇”。

但是,此后的战果却让他们无比失望,仅有几十艘蜥蜴人舰船被击毁!

“在太空中,核弹几乎没有冲击波的!”

“当时人类的科学家,也明白这一点,所以将核爆的能量主要转化为以光辐射、电磁辐射、贯穿辐射等方式对蜥蜴人的舰船造成杀伤。”

“他们是对此寄予了无比的希望。”

但是,这一次蜥蜴人舰船的能量护盾,已经明显可以大幅度抵御强辐射了。

击毁的舰船大多是因为近处的热辐射过大而被汽化,只有少量是因为其他辐射过大,击穿了防御的临界值才毁灭。

“才一年的时间,蜥蜴人居然就有了能有效防御各种辐射的科技!”

对于此战,许武等高层却错误的总结为:

蜥蜴人的能量护盾一直有防御辐射作用,之前的战斗因为种种原因,并没有发现,因此导致这场战争的失败。

———

第三次,就是关于人类的战列舰了。

上次伏击的失利,也就导致了第二批蜥蜴人舰队顺利登陆冰蓝星。

“大概是蜥蜴人地面部队已经发展到了极致,作用也越来越小,所以那时起便以飞行舰队为主要兵种了。”龙炎猜测道。

“兵种的大幅度改变,


状态提示:第二十九章 蜥蜴人的不断改变!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