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耽美 > 虐心耽美 > 抗日之毒刺传说 > 第一百六十章 围歼

这是惊人的战果,要是白天面对面光明正大地交战,完全不可能出现的结果!

关键是,双方观察力不对等,日军炮兵全力射击,又知道袭击者被赶跑了,根本想不到眼皮底下还有敌人,炮兵阵地上,炮弹发射的爆响震耳欲聋,此起彼伏,炮兵根本听不到细微的步枪射击声音,完全是一面倒的战斗,日军炮兵全部是活靶子!

战后多年,幸存下来的一位队员还绘声绘色地说:“太过瘾了,我们不得不敬佩杜词先生高明的指挥艺术,通过几次袭击和进退,完全将日军弄迷糊了!”

“太精彩了,如果我们直接冲上去跟日军拼刺,可能转眼间就被人家全部捅死了,鬼子炮兵虽然没有刺刀,也人手一把炮兵长刀,也很厉害的,就算围殴,人家一百多人打我们几个人,也是瞬间就完胜啊。”

两分钟以后,日军炮兵阵地上没有一个活人了。

稍微观察,杜词上前,经过实地考察,让大家上前,现在,这个突击队小组只有五个人了。

他们将可疑的鬼子尸体和惨叫的鬼子伤兵全部用枪刺戳了一遍。

他们首先使用的鬼子机关炮,这种口径稍大于重机枪的速射型小型炮火,威力也相当大,是杜词很喜欢的,他指挥大家调转机关炮的炮口,朝正在追杀突击队的日军扫射起来,夜幕中看不清敌人,但是,能看清双方射击的火光。

杜词一个人还专门抱着一挺轻机枪朝日军扫射。

他们的突然袭击,很快就重创实力雄厚的日军部队,日军死伤惨重,发现袭击来自于炮兵阵地,炮兵也停止射击,觉察不妙,马上返回来。

用机枪猛烈扫射一通以后,他们再次装死,隐蔽到了大炮的后面,将身上携带的子弹赶紧装填驳壳枪。

鬼子返回来了,到了跟前,他们立刻点射,扫射,将敌人放倒好几个,剩下的觉察有埋伏,马上机警地逃走了。

很快,突击队员冲上来。他们左手臂上都缠着白毛巾,可以自我分辨。

突击队员散兵线掩护在周围,炮兵阵地上,他们操纵机关炮和速射炮,开始朝日军阵地步兵群背后扫射。

他们也不是盲目射击,那虽然可以让日军更加混乱,可是,无济于事,杜词的经验让他很快作出判断,因为前面正在激战,日军在一片地域和中国穿插部队堵截着,厮杀着。

机关炮和速射炮的炮弹机枪一样扫射到日军步兵头上,爆炸了,将无数日军炸飞,顿时,将那里的日军击溃,中过部队一鼓作气冲上来,继续纵深穿插。

随即,他们丢弃了速射炮,使用鬼子的山炮,朝右翼的日军炮兵阵地射击,那里,日军炮兵相当猖獗,还在猛烈射击。证明,袭击那里的中国突击队员失败了。

山炮的口径都在75毫米以上,虽然射速慢,装填炮弹费劲,可是,威力大多了。杜词在突击队中专门挑选了两名炮兵队员呢,可惜,牺牲一个,他立刻和另一个一起,对敌人右翼炮台进行测距,事实证明,和日军大队部缴获的地形比例尺绘画的标记距离是一样的,简单测距以后,他们就使用一门山炮轰击敌人。

轰!一颗炮弹飞过去,正中敌人炮兵阵地,距离的爆炸,火光,烟雾,把十几个人和两门炮火都笼罩住了。

炮弹继续射击,杜词又找人人使用另一门山炮轰击,两门山炮猛轰日军右翼炮兵阵地,没有一分钟,就轰得敌人炮兵阵地没有响动了。

此时,他们的周围不断有枪弹射来,日军步兵围剿来了。

杜词重施故技,让一部分队员边打边朝左边突围,其余几个队员隐蔽起来。

隐蔽的队员,朝日军狙杀,看清楚再打,结果,很快就放倒了十几个鬼子,遏制了敌人的猖狂气焰。

不久,敌人进入炮兵阵地,恢复了阵地,可是,在这里,日军遭遇了最残忍的袭击,从尸体堆里飞出一枚枚手雷,手榴弹,将他们轰炸成了碎片。

杜词最喜欢的就是手雷,每当发现敌人尸体,他就掏敌人的腰间,凡是手雷,统统虏走。

就这样,他们顽强地以运动战游击战的方式,控制了敌人最大的炮兵阵地,彻底封死了敌人的重火力。

全面开战大约三十分钟,杜词发现,从不同的方向,不同的激战地点,中国穿插部队已经成功地穿插到了敌后,将敌人阵地分割,日军阵地支离破碎,战斗非常混乱,但是,明显的,日军全面动摇。

几经袭击,和杜词等人对抗的日军部队被打光了,杜词身边的所有突击队员,也剩下了八个,在尸山血海之中,他们操作着机关炮和速射炮,朝日军阵地上扫射,因为双方混战,为了分清楚对手,都在呼喊,一听喊话的声音都知道了。

不时有信号弹从日军阵地后面升起来,先后有四个,证明中国穿插部队已经有四支进入敌后,这样,从背后将日军堵截包围了。

这些信号弹不仅仅是告诉旅长和其他部队信号,更是震慑日军,告诉日军,他们被包围了!

而且,所有中国部队,一旦穿插成功,马上大呼小叫地,用声势震撼敌人,也告诉周围的战友,自己人。

日军阵地好像一处松软的大蛋糕,被好几把尖刀切割了。

杜词等人也注意到了敌我双方兵力的位置,马上用机枪和机关炮,速射炮继续扫射,疯狂扫射,一簇簇爆炸和烟尘,将日军撕碎,炸飞,炸得哇哇乱叫。

二十分钟以后,日军开


状态提示:第一百六十章 围歼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