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过,你也先别抱百分之百的希望。”看着贾似道的神色有些变幻不定,阿三话语一转,说道,“东西对不对,我说了并不算。我看,还是找个时间,带你去见见我叔公吧。你小子,竟然在他老人家眼皮子底下把东西给顺走了。真有你的。”
“运气而已。”贾似道只能是讪讪地应和了一句。
古玩一行,一般别人还在看东西的时候,第三方是不会插手的,无论是买方被宰,又或者是捡漏。这也是卫老爷子当时并没有出高价抢在贾似道之前,把东西要走的原因了。若不然,以贾似道那点存款,就是想买,也出不起价钱吧?
当然,卫老爷子的行业操守好,也是主要的原因。到了现在这年头,还能遵循着古玩界这些既定的又不是硬性指标的条条框框的人,实在是不多见。相反,随处可以看到的确是尔虞我诈,弄虚作假的买卖。
这里的虚假,并不是简单的就是指所谓的作旧。在古玩行,但凡是东西拿出手,就各凭各的本事了,看不出是作旧的东西,打眼吃药了也怨不得别人。
这里的虚假,更多的是指一些下三滥的套路。
尤其是书画一类,即便是在古代的时候,也有许多人明知道手里的东西是仿品,还照样会花钱或者靠关系去请一些内行的大家来作伪证,以增加自己藏品的价值,就更别提是现在了。哪怕就是电视上收藏类的节目,里面的道道也是挺多的。
网络上说的好啊,现在这年头,古玩一行,实在是水太深,太浑。
贾似道就看到过一个官司,很有特点,值得引以为戒。
说是有个喜爱红木家俱的商人,想要玩点儿紫檀。要知道,在现今的古玩市场上,木器当属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。紫檀是明朝那会儿郑和下西洋从南洋那边带回来的木料。在当时,世界范围内,不说所有,但绝大部分的紫檀木,却都是被运到了中国来。
当然,并不是郑和在那个时候就知道紫檀木有多名贵,也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,回航的时候别的什么都不带,尽挑着紫檀木了。或许,紫檀木是珍贵了。但郑和能够运了这么大量的紫檀木料回来,其主要原因却是因为船只返航的需要。
出海的时候准备的贸易品,诸如瓷器、丝绸之类的,都搬空了。如果空船而归,在海上航行自然不安全。紫檀木别的特点暂且不说,分量够重,刚好可以用来压船。
于是,明朝的宫廷里便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紫檀木料。到了清朝的时候,贫民百姓都不得私用紫檀了,否则杀头啊。而到了袁世凯洪宪帝的时候,郑和所带回来的紫檀木料算是彻底地用没了。现在市面上还能见着所谓的新紫檀,但是应该叫印度小叶子紫檀,跟传统意义上的老紫檀已经没什么可比性了。
说来也巧了,有个藏家听闻到那商人想要弄一套老紫檀的家俱,便找了他过来,还特意地请了几个专家来鉴定自己的东西,的的确确是属于老紫檀的,花了不少的心思。那商人看着这东西还真不错,又有专家证明,一番交涉下来,得,出了几百万的钱,成交了。
回去后,商人不太放心,自己又找人鉴定了一回。结果,出问题了。
商人自然是回头找那藏家理论。藏家仔细地看了看商人送回来的家俱,有模有样地说道:没错,你这套紫檀木家具是假的。但是,我卖给你的那套,是真的。
好嘛,闹到最后,打起官司来,也是弯弯绕绕地说不清楚了。商人怎么能证明自己手里的这套家俱就是从藏家那收来的呢?藏家卖给商人的究竟是哪一套?商人手上的这一套又是怎么来的,会不会是故意设了个圈子来诬告?
反正是时间花了不少,干耗着呗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这样的例子还很多。至于早上那会儿,贾似道遇到的是卫二爷,也算是贾似道的运气。当然,若是遇到了别人,兴许别人也不一定就懂,连小马这样的人,粗略一看,都觉得不太靠谱呢。
“我要是有这么一套,那该多好啊。下半辈子算是吃穿不愁了。”阿三感叹一句。整个下午,就待在贾似道的小房间里,过足了手瘾,才离开。临了,还特意交代贾似道要把东西收好,别一不小心就给cei了。
即便阿三不说,贾似道也会小心翼翼。但真要认真起来,却也是个难题。就贾似道租住的地方,能藏多少价值的东西呢?
好在没有小孩子,陈姐夫妇也不是爱串门的人。至于小吴,就当没她的存在吧,老死不相往来。想是这么想,贾似道还是把五件瓷器给搁到了柜台下的格子里,还在小门上安了把锁。
接着该干点啥呢?
对着电脑屏幕,贾似道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。卖了瓷器,拿了钱,住新房,娶媳妇,吃喝玩乐?如果这五件瓷器真是官窑的话,这一切也简单。而这不正是大多数人,人生的理想吗?劳劳碌碌一辈子,多少人,都在为实现这样的生活而努力着。
几百万,若仅仅是拿工资的话,贾似道琢磨着自己恐怕一辈子也拿不到这么多。只是最初的激动过去之后,贾似道就觉着心里有点虚,脑子有些懵。
正恍惚着呢,手机铃声响了起来。贾似道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,莫不是阿三刚走,又准备说叨点什么?看了眼,发现又是一个陌生号码。
“喂,是小贾吗?”那声音,甜甜的,很好听,给人吴侬软语感觉的同时,还带着一丝小女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