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好的建议,为人也恭谨非常,很守礼的一个人。赵群也亲自去他那里慰问,这老爷子别的都没什么放心不下的,只一条关于他的儿子和孙子却生怕他走了,他们活的太艰难。
他倒是个有心计的人,明知如果直接叫信郡王府照顾他的家人,未免有些得寸进尺,所以以退为进:“咳咳,世子,眼看我可能不大好了。”
“您看别这么说,您身子骨还硬朗呢,我还等着您帮我的忙。”赵群安慰道。
人的生老病死皆为平常,到底姚老先生是他朝夕相处好几年的人,赵群也会惋惜。
姚老先生笑着摇头:“我自个儿的身子骨,我自个儿知道。打从去年来,我的病了好几场了,这次我病的太重了,日后世子就要再请在稼轩的幕僚了,我如今却是帮不了您了。我把这些年咱们做的事情一一在簿上写了,世子看看?”
他是个细致人,赵群拿起姚老先生所做的记号,确实连何时播种,何时收割,甚至每亩田需要灌溉几次都写的很清楚,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农作物的用处,也悉数写在上面。
这东西很有用处,赵群认真谢过他:“多亏有您了,这样我做起事情来也事半功倍了。”
姚老先生又咳了一团血出来,赵群连忙扶好他。
“就是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,我手里还有点积蓄,到时候让他回乡置办几亩田就成了,您千万别太照拂他。”
他都这样说了,赵群还能怎么办,再者姚老先生确实是个守礼规矩之人,让子孙拿着钱挥霍也不好。
“您放心,这次让他们回去我让我父王和母妃照应着点就是了。”赵群知道姚老先生的家就在京郊乡下,离京城非常的近,若是他儿子回乡了遇到什么事情,直接找王府就行,这点情谊赵群肯定是能帮则帮。
听到赵群这么说,姚老先生才放心。
而到了半夜,这位姚家的顶梁柱姚老先生果真病死了,他儿子要扶灵回乡,玉彤包了五百两银子给他们,还送了两个下人。
这无疑对于桃宜和林氏来说都是晴天霹雳,回到乡下能干什么,这小小的会宁虽然比不得京城,可现在也慢慢的繁华起来,来往的都是官家千金和夫人,回到京城后难不成让她们再去做泥腿子?
“桃宜,走吧,娘收拾好行李了。”林氏终究比桃宜要学会认命多了。不走那是不可能的,公公都过世了,她们不去守孝,恐怕要被人戳脊梁骨。
第一百一十一章瓜熟蒂落
走了桃宜这个学生,汪淑儿深感孤寂,桃宜虽说是个小姑娘,可她说话常常能说到点子上,跟她还挺说的来的。
别的女学生都是些小官家的千金,大多数的心都不在学堂,还有一些人喜欢打听富贵人家的生活,令她不胜厌烦。
还好丈夫今天要回来,她拿出了最近看的一篇文章,等丈夫回来二人一起品读。可天黑了谢大少却还没回来,管事嬷嬷担心道:“大爷不会出了什么事吧?要不要派人去问问。”
汪淑儿也觉得不对劲:“好,您带人过去看看吧。”
人还未派出去,谢大少回来了,他神情疲惫,管事嬷嬷不敢多言语,让人准备了热菜热饭给他吃。他却一口都吃不进去,管事嬷嬷看站在一边的汪淑儿,埋怨起她来,“大奶奶,您劝大爷吃一口吧。”
站在这里装什么木头啊,又不是小姑娘家了,也不知道娶她进门能做什么。
汪淑儿还算有点眼色,只不过以前被谢家人捧着,便随心所欲起来,全然忘记在安平侯府的时候,她有多么的小心翼翼。
“你好歹吃点吧。”
谢大少掀了掀眼皮,“嗯,好。”
看他埋头吃了起来,汪淑儿才松了一口气,看,丈夫还是跟以前一样,只是她晚上要跟丈夫一起看书的时候,却被丈夫推说太累了需要休息。
谢大少不过回来两天,又要去荒地,以后还不知道多久才回来一次。管事嬷嬷正好收到谢大太太的信,索性拿了给汪淑儿看,“奶奶,太太说让您去帮忙去疏通疏通关系,大爷现在在荒地,能走动的有限,您去走走世子妃的门路试试?”
若是别人说也就算了,谢大太太对这个儿媳妇算是不错了,平时也少有苛责,更没有送妾送通房的。她的嫁妆铺子辛家送了两间,谢家也给了不少,倒是女学虽说挣了不少,但比起谢家给的,简直是九牛一毛。
所以谢大太太的信她还是很重视的,也决定去指挥使府去看看她,但至于说不说软话,或者求情,她觉得不妥。谢大太太不了解会宁府真实的官场生活,人说以直道走之,这样上门去贿赂别人,这不是把把柄往别人手中送吗?
更何况张玉彤心眼小的很,说不定还会嘲笑自己,再说她也希望看到丈夫凤凰涅槃,毕竟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嘛!
抱持着这样的想法,她不尴不尬的去了都指挥使府,此时玉彤已经是临产期了,由世子赵群扶着亲自在园子里面走,玉彤是走一步歇三下。她自己还忧心,也不知道有没有上次那么走运,能够平安生产。
“以后不生了……”
“啊……”玉彤很惊讶他说这句话。
别人都说她福气好,可是玉彤每次生产都比别人凶险好几倍,赵群看的是心惊胆战,反正也有了初哥儿了,再多个儿子或者少一个也无所谓了。
玉彤也没想到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男人,而且还是这样位高权重的人,能因为心疼自己让自己别生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