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翰红着脸,低头一声也不吭,任凭文瑾一路跟个小喇叭似的,见人就诉苦。
镇上不乏长舌妇,有人就见不得别人家日子好过,焦氏这几天,张狂得不知天有多高,没少炫耀男人要去当官的事儿,背后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女人多了去啦,她们好容易碰上机会,还不赶紧过来踩一脚呀,好歹能出点恶气。
当然,话还得换种说法,比如宋老四的弟媳妇,就来到钱家大房:“他钱嫂,你侄子给小姑送东西来了。”
焦氏奇怪:“你怎么知道?”
“哎呀,刚从街上过去了,好大一筐鸭蛋,还有一袋子稻米,啧啧,听说,你家分家,还有姑娘田的?那你家二房,可真仁义呢。”
焦氏脸色顿时黑了,二房搬走了,别人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姑娘田是大房种着,钱串串建房,若是没了粮,没了油,人们背后肯定会指责她的。
那些人,不光有宋老四弟媳妇这样去大房说风凉话的,也有跟着文瑾看热闹的,她们好眼红那一筐鸭蛋,也眼红这袋子大米,文瑾还故意打开袋子,让钱串串瞧:“大姑,我今年的稻子都卖了,这还是向里长汪晗大叔借的,汪大叔也是个痛快人,二话不说就送来这么大一袋。”
“啧啧,瞧瞧人家这人情做的,里正都这么给面子。”看热闹的有人羡慕。
“你是不知道,这钱家二房,不知怎么学的种水稻,今年山窝好些家都跟着沾光了,人家帮着育秧,还答应收了稻子再还种子,山窝村的人,哪个不高看钱家二房呀?听说那里正,就种了二十多亩,收了上万斤的稻谷。”
“啧啧,要是我,别说借,就是送给钱家二房一袋子,也是心里乐意的。”
文瑾扭头,对着叽叽喳喳的一堆女人笑了笑:“汪大叔就是要送我,是我自己非要说是借的,谁家的粮食,不是汗珠子摔八瓣干出来的”
钱串串正指挥了男人,和文翰把稻米往屋里抬呢,听文瑾的话,觉得特别的刺耳,合着,是她没脸吗?
和文瑾说话的女人,本来没几个是好人,巴不得挑出些毛病好笑话钱串串,文瑾这么**裸打脸的话,立刻就让她们觉得痛快了,嘻嘻哈哈笑着,附和道:“可不是嘛,谁脸皮那么厚,白拿别人东西呢?”
文翰从屋里出来,低头红脸,告辞道:“姑姑,我和文瑾下午还有事,不能帮你拆房子了。”
“他俩这么小,你不会指望着就帮你干活吧?”有人趁机腌臜钱串串。
“我哪有让他们干活的?回去吧,回去吧。”钱串串恨不能赶紧把人赶开,落个耳根清净。
“我爹,我爹他不能来,让我和文瑾来帮忙的。”文翰更为难地说到。
“你爹干什么去啦?”
“我舅舅有事请他。今年我家修鸭舍和猪圈,舅舅从头帮到尾,四十多天呢,现在他有事,我爹不可能不去,姑姑,真的很对不起。”
文瑾赶紧接话:“姑姑,你也别怪二伯,我家有事,姑父连影子都没见……”
钱串串恨不能把文瑾的嘴堵上,心说,你不说话,没人当你是哑巴。
二弟不来,她就没法子再要东西了,这两个小家伙,可不能再来了,今天已经够丢人的了。
文瑾和文翰走了,看热闹的人群也散了,下午才拆房子,钱串串赶紧舀出两大碗白米,蒸到锅里,趁午饭没外人,她一家先好好享受享受,吃一顿白米干饭。
秋高气爽,加之林津镇离山近,空气清爽,杨家冒出的大米香味四处弥散,钱文才忍不住口水直流,钱文茜也只觉得馋虫挠心,两人都已经听说钱文瑾给姑姑送大米的事儿,便不约而同地跑过来。
钱串串刚开锅,就听见柴门吱呀一声,侄女和侄子来了:“姑姑,吃什么好的呀?”
钱串串想藏起都不行,她好恨,不该听了嫂子和大哥的话,搬来林津镇,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,这日子实在过得没劲。
钱文茜都是出嫁女了,按风俗,也算是成人,竟然也跟文艳和文才一起蹭吃蹭喝,钱串串心里很是鄙夷。
她也没觉得奇怪哦,为何这个侄女,挺像自己生的?
吃晚饭,看着空锅,摸着还有些欠奉的肚子,钱串串心里特别不爽,大房常常关了门吃好的,自己也就沾了一回二弟的光,吃上白米饭,嫂子还派了三个孩子蹭饭,这也太过分了。
不过,令她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。钱文茜碗一放,嘴一抹,意犹未尽地咂咂嘴,说出来的话,让钱串串目瞪口呆:“姑姑,你也不想想,这大白米可是我母亲为你争取来的”
“文瑾刚才不是给你家也送了吗?”
“就那么点儿,怎能给你比?三四斤,你这儿,可是一大袋呢。”
钱串串无奈,只好舀了两大碗,让钱文茜端走了。
晚上,钱串串又稠稠地熬了一锅稀饭,只简单得弄了盘咸菜招待拆房子的人工,大家虽然觉得她懒,但看在香喷喷的大白米稀饭上,也没人计较了。第二天早上,人们开始挖地基,这活儿比较重,来的人也比较多,钱串串还是一大锅稠稠的白米稀饭,一盘咸菜。